【重建特報】
正和書院興建緣由
白陽應運,明師降世,一九三○年師尊師母續掌十八代一貫祖嗣,道援天下,普及神州。一九四八年前人「不休息菩薩」,追隨老前人「白水聖帝」,奉師母慈諭再度開荒寶島,歷六十載,以身示道,克服萬難,慈悲喜捨,感召無數後進,普傳世界,成就豐圓的大道場。 我正和書院,隸屬發一崇德台中道場,原名正和佛堂,緣於一九七五年前後,賴老點傳師毓秀扶掖,由莊昇堂發起,石伯珍、李泰山協同,招募志同道合者,開荒台中。 一九七七年租屋於烏日九張犁,設立伙食團,翌年成立公壇。一九八○年遭逢官考,數度遷徙。隨著道務擴展,空間不敷使用,諸多不便。適有五位同修發心購地,興建二層樓住宅,道親鳩資首創社區型大佛堂於其上。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八日安座,老前人、前人親臨主持,賀客盈千,盛況空前。 天道常變易,運數杳難尋,不料十餘年後,貸款甫清還,政府興建高鐵,佛堂竟遭徵收拆除。或為冥冥天意,或為上天有更大期許,悠悠我心,抽籤選地,蒙天垂助,賜此寶地。規劃斯時,讀經風氣,沛然莫禦,乃重新思考,白陽儒運,何不興建一富有禪風詩意之「正和書院」,開創「正和啟人文,書院興儒風」之神聖使命呢? 回顧六年肇建,蒙前輩們關愛扶持,海內外群策群力,集腋成裘,發心護持者眾,無法一一表彰,乃博徵眾議,捐資逾三萬元者,勒石留念。遺珠者懇祈(具表呈奏)上天明鑑,真心佈施,不計多寡,功德無量矣! 爾今爾後,凡我同修應謹遵師諭「誠正勤樸」之院訓,精勤修辦,報恩了愿;將以更開闊思維,更高瞻智慧,落實書院「孝弟家庭、經典教育、無毒生活、善解感恩、無限生命」五大主軸,揭開新的里程碑,護持崇德,可大可久,傳承永續,庶幾不負皇天降道之隆恩。
二○一三年歲次癸巳十一月二十日 立 |
那是唯一
一九九九年五月五日,在原正和大佛堂四樓文書室,召開第一次書院重建會議。雖然一年後佛堂即將被夷為平地,但與會者都沒有時間憂傷,而是聚精會神地規畫未來的家。會前由吳中世講師領軍的工程組,費了很大功夫研究整個烏日高鐵區段徵收街廓規劃圖,依地理條件篩選出十塊土地,會中決議—初步選訂:第一優先為「文小(五)毗鄰地塊,第二優先為「兒(十一)旁停車場之毗鄰地塊」。
有一次崇仁大樓開法會,恩師臨壇批訓,點傳師與李點傳師叩求活佛師尊慈悲,幫正和選塊好地,恩師說:「你們不是都已挑選好了,也排定優先次序了嗎?」點傳師心中暗自驚嘆:「恩師真是神通廣大!我們所做的事竟然逃不出祂老的法眼!」趕緊回話說:「老師慈悲!雖然弟子們心目中已有目標,但仍需要您老慈悲撥轉、鼎力相助啊!」恩師安慰道:「放心啦!只要你們團結合作,那塊地就是你們的。」
二○○三年,政府辦理高鐵重劃區配地作業前,點傳師率領正和同修,鄭重地燒大把香叩三千叩首,求上天、濟公恩師做主。點傳師因故出國,特委託林麗寶講師全權處理配地抽籤事宜。過沒有多久,林講師就寫信向點傳師道歉,原來他抽到第一九七號籤,也就是先由一九六個人挑剩的,才輪到書院選地,那裡還會有好地可選呢?結果,奇蹟竟然出現了,經過六天膽戰心驚的等待與煎熬,終於在同年三月二十日圈選了目前書院所在的地塊。當點傳師在地圖上標示並簽章確認時,聽到身旁有人說:「咦?好奇怪!這塊地條件超好,兩面臨路、前有公園、一側緊鄰十米綠帶、遠離高壓電塔、又靠近國小…,為什麼都沒有被發現?」以一九七號籤,竟能如願以償地得到首選土地,老天真的太慈悲正和了!濟公老師也太厲害了,點傳師當下感動、激動萬分,走出辦公室時早已熱淚盈眶。
後來,李點傳師跟老仙翁、恩師謝恩,叩謝上天仙佛撥轉第一志願寶地,老仙翁說:「甚麼第一不第一,那是唯一!」恩師也慈示:「只要你們團結和諧,你們怎麼規劃,為師就怎麼撥轉。」希望正和同修,在感恩之餘,好好珍惜這「唯一」寶地,發揚書院「團結和諧」的傳統家風,力爭上游,邀得天心,再創一個道場的漢疆和唐土。
一九九九年五月五日,在原正和大佛堂四樓文書室,召開第一次書院重建會議。雖然一年後佛堂即將被夷為平地,但與會者都沒有時間憂傷,而是聚精會神地規畫未來的家。會前由吳中世講師領軍的工程組,費了很大功夫研究整個烏日高鐵區段徵收街廓規劃圖,依地理條件篩選出十塊土地,會中決議—初步選訂:第一優先為「文小(五)毗鄰地塊,第二優先為「兒(十一)旁停車場之毗鄰地塊」。
有一次崇仁大樓開法會,恩師臨壇批訓,點傳師與李點傳師叩求活佛師尊慈悲,幫正和選塊好地,恩師說:「你們不是都已挑選好了,也排定優先次序了嗎?」點傳師心中暗自驚嘆:「恩師真是神通廣大!我們所做的事竟然逃不出祂老的法眼!」趕緊回話說:「老師慈悲!雖然弟子們心目中已有目標,但仍需要您老慈悲撥轉、鼎力相助啊!」恩師安慰道:「放心啦!只要你們團結合作,那塊地就是你們的。」
二○○三年,政府辦理高鐵重劃區配地作業前,點傳師率領正和同修,鄭重地燒大把香叩三千叩首,求上天、濟公恩師做主。點傳師因故出國,特委託林麗寶講師全權處理配地抽籤事宜。過沒有多久,林講師就寫信向點傳師道歉,原來他抽到第一九七號籤,也就是先由一九六個人挑剩的,才輪到書院選地,那裡還會有好地可選呢?結果,奇蹟竟然出現了,經過六天膽戰心驚的等待與煎熬,終於在同年三月二十日圈選了目前書院所在的地塊。當點傳師在地圖上標示並簽章確認時,聽到身旁有人說:「咦?好奇怪!這塊地條件超好,兩面臨路、前有公園、一側緊鄰十米綠帶、遠離高壓電塔、又靠近國小…,為什麼都沒有被發現?」以一九七號籤,竟能如願以償地得到首選土地,老天真的太慈悲正和了!濟公老師也太厲害了,點傳師當下感動、激動萬分,走出辦公室時早已熱淚盈眶。
後來,李點傳師跟老仙翁、恩師謝恩,叩謝上天仙佛撥轉第一志願寶地,老仙翁說:「甚麼第一不第一,那是唯一!」恩師也慈示:「只要你們團結和諧,你們怎麼規劃,為師就怎麼撥轉。」希望正和同修,在感恩之餘,好好珍惜這「唯一」寶地,發揚書院「團結和諧」的傳統家風,力爭上游,邀得天心,再創一個道場的漢疆和唐土。
自願承擔風險〜保全佛堂資產
一九九九年原正和佛堂拆除前,整個書院的重建計畫早已悄悄的啟動了。首先,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是「何去何從」,區區兩千萬元的佛堂徵收補償款,那能買到多少建地呢?博採眾議後,形成「就地蒐購區段徵收區域農地」的共識,一方面價格較低廉,一方面離原址較近。第一階段購地訂金約需一千萬元,決議後,大夥兒分頭洽詢老農地主,忙得不亦樂乎。
正當準備簽約付款時,大家又發現新的問題,區段徵收進行中的土地依法不能登記過戶,必須等到徵收、整地、配地完成後,才能夠買賣。因此,當時佛堂將購置的土地無法立即取得產權,僅僅依契約書約束買賣雙方。若日後登記過戶前,地主反悔或過世,則有可能會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。大家越談越害怕,都想到佛堂資產怎麼可以拿去冒險呢?萬一出事了,有誰擔待?討論到後來,幾乎要打退堂鼓了。
就在這一刻,突然有人提議說:「咱們就找有心人分攤風險啊!假定一個單位擔保五十萬元,找二十個單位就夠了,這麼便宜的土地我們才有能力買啊!正和總需要有個家吧!」此議一出,馬上獲得不少人的響應,不到一周的時間,就募集到足夠的聯保人。依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一日「正和佛堂購地重建風險分攤計畫案」的紀錄,簽名承諾的同修有:一、莊昇堂,二、李泰山,三、蔡志成,四、林麗寶,五、黃正坤,六、李傳相與吳瑞碧,七、盧俊德,八、林宗曜,九、邱朝財,十、張水成,十 一、曾星宣,十二、張文欽與張瑞庭,十三、黃居洋,十四、吳中世,十五、林振暉,十六、黃偉昌,十七、謝金山,十八、黃秀錦與黃金益,十九、蔡宗杰,二十、蔡宗益,廿一、蔡國祥,廿二、李傳榮,廿三、林雪香與曾州榮,共有二十七人認簽二十三個單位。有了聯保的堅實後盾,當時佛堂的購地代表才敢繼續議價簽約,爾後逐步追加,簽約訂購將近六百坪的基地。
感恩天佑正和!歷經五年漫長的等待與祈禱,佛堂的土地終於在二○○四年底順利登記過戶。聯保同修為保全佛堂資產,當初無私的承擔、默默的護持,匯集成一股浩然正氣,撼動天地鬼神!也感動過不少正和人,他們誠然是重建的第一塊礎石,在書院即將落成之際,凡我正和同修,都應該真心的感謝他們!
一九九九年原正和佛堂拆除前,整個書院的重建計畫早已悄悄的啟動了。首先,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是「何去何從」,區區兩千萬元的佛堂徵收補償款,那能買到多少建地呢?博採眾議後,形成「就地蒐購區段徵收區域農地」的共識,一方面價格較低廉,一方面離原址較近。第一階段購地訂金約需一千萬元,決議後,大夥兒分頭洽詢老農地主,忙得不亦樂乎。
正當準備簽約付款時,大家又發現新的問題,區段徵收進行中的土地依法不能登記過戶,必須等到徵收、整地、配地完成後,才能夠買賣。因此,當時佛堂將購置的土地無法立即取得產權,僅僅依契約書約束買賣雙方。若日後登記過戶前,地主反悔或過世,則有可能會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。大家越談越害怕,都想到佛堂資產怎麼可以拿去冒險呢?萬一出事了,有誰擔待?討論到後來,幾乎要打退堂鼓了。
就在這一刻,突然有人提議說:「咱們就找有心人分攤風險啊!假定一個單位擔保五十萬元,找二十個單位就夠了,這麼便宜的土地我們才有能力買啊!正和總需要有個家吧!」此議一出,馬上獲得不少人的響應,不到一周的時間,就募集到足夠的聯保人。依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一日「正和佛堂購地重建風險分攤計畫案」的紀錄,簽名承諾的同修有:一、莊昇堂,二、李泰山,三、蔡志成,四、林麗寶,五、黃正坤,六、李傳相與吳瑞碧,七、盧俊德,八、林宗曜,九、邱朝財,十、張水成,十 一、曾星宣,十二、張文欽與張瑞庭,十三、黃居洋,十四、吳中世,十五、林振暉,十六、黃偉昌,十七、謝金山,十八、黃秀錦與黃金益,十九、蔡宗杰,二十、蔡宗益,廿一、蔡國祥,廿二、李傳榮,廿三、林雪香與曾州榮,共有二十七人認簽二十三個單位。有了聯保的堅實後盾,當時佛堂的購地代表才敢繼續議價簽約,爾後逐步追加,簽約訂購將近六百坪的基地。
感恩天佑正和!歷經五年漫長的等待與祈禱,佛堂的土地終於在二○○四年底順利登記過戶。聯保同修為保全佛堂資產,當初無私的承擔、默默的護持,匯集成一股浩然正氣,撼動天地鬼神!也感動過不少正和人,他們誠然是重建的第一塊礎石,在書院即將落成之際,凡我正和同修,都應該真心的感謝他們!
正和重建過程與感人事蹟—高主任
高主任明泉是正謙壇誠心的壇主,家中設有家庭佛堂,忠厚老實,原任職某知名營造廠,是公司倚重的專業工地主任。二○○七年底,書院重建工程啟動之際,工程組試探邀請高壇主回書院擔任工地主任,沒想到,高壇主毫不計較待遇,也不要求僱用助手,滿心歡喜接下這個重擔,並徵得老闆同意放二年長假。
上任後,從發包、整地、鑿井、挖土、採購、安排進程、參與會議…他一人獨挑重任,忙得團團轉,卻未嘗有怨言。每天從早忙到晚,高主任上班期間很少休假,有時一個月都沒放假,甚至年假或颱風假,他也一定先到工地巡察後,才放心地離開。因早出晚歸,連車子都沒有空保養,大家看了都不忍心,也很敬佩他。書院與社區二個工地原本至少需要二個工地主任,但高主任卻一肩挑起,從不喊累,一個人兼二份工作,卻只領一份薪水。如果沒有高主任,書院工程進度和花費,恐怕不只是這樣,每次仰望書院巍峨的建築,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位默默付出的書院志工-高主任。
高主任也是個心地柔軟很有愛心的人,在書院工地監工時,常有很多流浪狗在此徘徊,高主任常會餵養牠們並且幫牠們洗澡,日子久了與小狗們的感情變得非常好,他幫小狗取名,甚至在過年放假期間還帶小狗回家,深怕牠們會餓著,有次小狗被車撞死了,他傷心的哭著把小狗給埋葬了。
因書院籌款難免青黃不接,與申請使用執照冗長的時程,以致工程進度延宕甚久。兩年期滿,老闆下「復職」的最後通牒,親友紛紛勸他回公司復職,以免中年失業,但他仍然選擇堅守崗位,為了書院不惜犧牲工作,真是令人動容啊!後來,約再經過近一年光景,書院的硬體結構終於大功告成。正當大家擔心高主任面臨「失業之虞」時,上天眷顧好人,老闆適時出現,誠懇地力邀他歸隊,老闆說:「很難再找到這麼盡忠職守的工地主任了。」
高主任明泉是正謙壇誠心的壇主,家中設有家庭佛堂,忠厚老實,原任職某知名營造廠,是公司倚重的專業工地主任。二○○七年底,書院重建工程啟動之際,工程組試探邀請高壇主回書院擔任工地主任,沒想到,高壇主毫不計較待遇,也不要求僱用助手,滿心歡喜接下這個重擔,並徵得老闆同意放二年長假。
上任後,從發包、整地、鑿井、挖土、採購、安排進程、參與會議…他一人獨挑重任,忙得團團轉,卻未嘗有怨言。每天從早忙到晚,高主任上班期間很少休假,有時一個月都沒放假,甚至年假或颱風假,他也一定先到工地巡察後,才放心地離開。因早出晚歸,連車子都沒有空保養,大家看了都不忍心,也很敬佩他。書院與社區二個工地原本至少需要二個工地主任,但高主任卻一肩挑起,從不喊累,一個人兼二份工作,卻只領一份薪水。如果沒有高主任,書院工程進度和花費,恐怕不只是這樣,每次仰望書院巍峨的建築,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位默默付出的書院志工-高主任。
高主任也是個心地柔軟很有愛心的人,在書院工地監工時,常有很多流浪狗在此徘徊,高主任常會餵養牠們並且幫牠們洗澡,日子久了與小狗們的感情變得非常好,他幫小狗取名,甚至在過年放假期間還帶小狗回家,深怕牠們會餓著,有次小狗被車撞死了,他傷心的哭著把小狗給埋葬了。
因書院籌款難免青黃不接,與申請使用執照冗長的時程,以致工程進度延宕甚久。兩年期滿,老闆下「復職」的最後通牒,親友紛紛勸他回公司復職,以免中年失業,但他仍然選擇堅守崗位,為了書院不惜犧牲工作,真是令人動容啊!後來,約再經過近一年光景,書院的硬體結構終於大功告成。正當大家擔心高主任面臨「失業之虞」時,上天眷顧好人,老闆適時出現,誠懇地力邀他歸隊,老闆說:「很難再找到這麼盡忠職守的工地主任了。」
正和重建感人事蹟—有情有義的廖總顧問
書院重建工程廖總顧問,任逢宜營造公司總經理,是一九七八年正和壇開基壇主,為人謙和熱誠,與其夫人黃議員一向關心書院,出錢出力不落人後。
記得一九八七年正和佛堂落成大典前四天的早晨,當時正風行「大家樂」,點傳師就站在找不到工人完工的正門台階上發愁之際,老同學廖總適時出現在眼前,第二天早上天還未亮,廖總從全省調集的兩組磨石子團隊立即投入工作,連夜趕工,終於在落成前完成各樓層磨石子樓梯,解除燃眉之急。
書院重建之初,百廢待舉,每逢工程重要決策必向廖總請益,他都放下手邊工作,而且勞而不怨。他義務幫忙發包工程,以其專業素養不知替書院節省多少經費,有一次議價,一口氣刪減約四百萬工程款,模板包商還心服口服哩!
書院動工後,巧遇鋼價節節上升,咱們籌錢的速度一直趕不上鋼價的漲幅與工程的進度,眼看就快要停工了,廖總馬上通知高主任,有二十噸廉價鋼筋可以進場。原來這是他公司前一個工地沒用完的預定鋼量,他要求鋼鐵供應商以原價轉運至書院工地交貨,這下子又幫書院節省卅萬元,真是有情有義的廖總顧問啊!廖總,真的謝謝您!
書院重建工程廖總顧問,任逢宜營造公司總經理,是一九七八年正和壇開基壇主,為人謙和熱誠,與其夫人黃議員一向關心書院,出錢出力不落人後。
記得一九八七年正和佛堂落成大典前四天的早晨,當時正風行「大家樂」,點傳師就站在找不到工人完工的正門台階上發愁之際,老同學廖總適時出現在眼前,第二天早上天還未亮,廖總從全省調集的兩組磨石子團隊立即投入工作,連夜趕工,終於在落成前完成各樓層磨石子樓梯,解除燃眉之急。
書院重建之初,百廢待舉,每逢工程重要決策必向廖總請益,他都放下手邊工作,而且勞而不怨。他義務幫忙發包工程,以其專業素養不知替書院節省多少經費,有一次議價,一口氣刪減約四百萬工程款,模板包商還心服口服哩!
書院動工後,巧遇鋼價節節上升,咱們籌錢的速度一直趕不上鋼價的漲幅與工程的進度,眼看就快要停工了,廖總馬上通知高主任,有二十噸廉價鋼筋可以進場。原來這是他公司前一個工地沒用完的預定鋼量,他要求鋼鐵供應商以原價轉運至書院工地交貨,這下子又幫書院節省卅萬元,真是有情有義的廖總顧問啊!廖總,真的謝謝您!
正和重建感人事蹟—待業同仁捐金飾重建書院
儘管當今書院重建工程款的缺口仍大,咱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!然而巍峨大樓能夠平地而起,這可是無數海內外道親的心血結晶,多年來,重建之路感人事蹟俯拾皆是啊!
昇堂甫從海外帶回一批捐獻護持重建的金飾,一路上回想著眾多有心人默默捐出嫁粧金飾,也因此帶回內心無比的感動!這位捐獻的同仁與其夫人,盡心盡力帶動一方道務,育有一雙正值學齡階段活潑可愛的女兒。據瞭解,該同仁三、四年來一直在攻讀專業執照的課程,做為轉業之準備。換句話說,他待業多年,完全仰賴其夫人打工維持生計。
當金價節節上揚之際,那批價值近五十萬台幣的金飾,正可以轉為現金補貼家用,然而他們夫妻竟然一再堅持要捐給書院做為重建之用,當時的昇堂被感動得不知說什麼話好,幾乎是以顫抖著的雙手接過這包金飾的。有心人啊!有心人!感恩您的付出!感謝您的護持!
儘管當今書院重建工程款的缺口仍大,咱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!然而巍峨大樓能夠平地而起,這可是無數海內外道親的心血結晶,多年來,重建之路感人事蹟俯拾皆是啊!
昇堂甫從海外帶回一批捐獻護持重建的金飾,一路上回想著眾多有心人默默捐出嫁粧金飾,也因此帶回內心無比的感動!這位捐獻的同仁與其夫人,盡心盡力帶動一方道務,育有一雙正值學齡階段活潑可愛的女兒。據瞭解,該同仁三、四年來一直在攻讀專業執照的課程,做為轉業之準備。換句話說,他待業多年,完全仰賴其夫人打工維持生計。
當金價節節上揚之際,那批價值近五十萬台幣的金飾,正可以轉為現金補貼家用,然而他們夫妻竟然一再堅持要捐給書院做為重建之用,當時的昇堂被感動得不知說什麼話好,幾乎是以顫抖著的雙手接過這包金飾的。有心人啊!有心人!感恩您的付出!感謝您的護持!
募款募心
黃正坤
感謝天恩師德、白水聖帝、不休息菩薩大德、點傳師慈悲,書院重建從購地款每區自願承擔三百萬責任額開始,五年來正化道親齊心戮力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動員一切力量,只為重建書院以推動三曹普渡聖業。其中感人事蹟略述一二如下:
一、捐出用生命換來的理賠金
二○○四年底黃金葉點傳師發生嚴重車禍,鬼門關前走一遭,以第三責任險理賠得款五百餘萬元,黃點傳師與夫婿孫吉康講師竟決定全數捐出幫助書院重建,這可是用她生命換來的錢啊!點傳師不忍心,只勉強同意接受半數,另一半轉為書院的無息借款。
黃點傳師除了盡力捐輸外,幾年前更發愿每天向有緣人募款,如果當天沒募成功,就自己捐款台幣一百元,也就是每天都要使命必達,她多年來一直履行這個諾言,其發心真令人感動!
另外,孫講師為辦理住屋貸款幫助重建,開家庭會議時,女兒奕嵐說:「爸媽決定就好了!」孫講師說:「等八年十年後,正和還缺錢嗎?不會的,趁這個時候可以使力幫忙。」結果,由兒子經宇出面去辦妥手續,真是一個慈悲喜捨的好家庭!
二、捐款達人「番薯嫂」
陳講師秋菊,人稱「番薯嫂」,近十幾年來,對重建捐助也是不遺餘力。在大肚山遊園路番薯田經常會看到她在撿拾小番薯,轉售給有緣道親,所得善款全數捐出。此外,每日資源回收之善款也全數捐出。房子出售後,也拿出幾十萬佈施。做媒人婆的紅包,一樣捐給佛堂。此外,每月也以家人名義捐款…她可說是捐款達人。
三、樂善好施的前賢們
烏日區林姐默默付出行善,多年來不斷為家人捐款;葉姐為了盡孝,捐出一百五十萬元;黎明區蔡姐捐出一百多萬、劉講師幾十萬,要為父母祈福;饒姐、黃金葉點傳師也將結婚、傳家金飾變賣捐出;尚有多位前賢不惜以老本無息借款給書院,還有許多感人事蹟未能一一列出,敬請原諒。
正和書院同修有一特質,默默付出不願彰顯,實踐「無條件的愛」,因此形成一股和善的磁場,它的漣漪正不斷地擴展…。恩師慈悲:「入我門不貧,出我門不富」,又云:「財施,好比是把右手的錢交給左手。」哇!太好了,原來我們有最大的靠山—濟公老師。黃點傳師慈悲說:「會募錢不算棒,會募心才算棒。」挺有意思的一席話,這也提醒大家,要如何才能募到對方的心,成為學修講辦道的人才,無論是家人、朋友或是第一次見面的人,一定要真心相待、心心相印,那才是最厚實的資本。
黃正坤
感謝天恩師德、白水聖帝、不休息菩薩大德、點傳師慈悲,書院重建從購地款每區自願承擔三百萬責任額開始,五年來正化道親齊心戮力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動員一切力量,只為重建書院以推動三曹普渡聖業。其中感人事蹟略述一二如下:
一、捐出用生命換來的理賠金
二○○四年底黃金葉點傳師發生嚴重車禍,鬼門關前走一遭,以第三責任險理賠得款五百餘萬元,黃點傳師與夫婿孫吉康講師竟決定全數捐出幫助書院重建,這可是用她生命換來的錢啊!點傳師不忍心,只勉強同意接受半數,另一半轉為書院的無息借款。
黃點傳師除了盡力捐輸外,幾年前更發愿每天向有緣人募款,如果當天沒募成功,就自己捐款台幣一百元,也就是每天都要使命必達,她多年來一直履行這個諾言,其發心真令人感動!
另外,孫講師為辦理住屋貸款幫助重建,開家庭會議時,女兒奕嵐說:「爸媽決定就好了!」孫講師說:「等八年十年後,正和還缺錢嗎?不會的,趁這個時候可以使力幫忙。」結果,由兒子經宇出面去辦妥手續,真是一個慈悲喜捨的好家庭!
二、捐款達人「番薯嫂」
陳講師秋菊,人稱「番薯嫂」,近十幾年來,對重建捐助也是不遺餘力。在大肚山遊園路番薯田經常會看到她在撿拾小番薯,轉售給有緣道親,所得善款全數捐出。此外,每日資源回收之善款也全數捐出。房子出售後,也拿出幾十萬佈施。做媒人婆的紅包,一樣捐給佛堂。此外,每月也以家人名義捐款…她可說是捐款達人。
三、樂善好施的前賢們
烏日區林姐默默付出行善,多年來不斷為家人捐款;葉姐為了盡孝,捐出一百五十萬元;黎明區蔡姐捐出一百多萬、劉講師幾十萬,要為父母祈福;饒姐、黃金葉點傳師也將結婚、傳家金飾變賣捐出;尚有多位前賢不惜以老本無息借款給書院,還有許多感人事蹟未能一一列出,敬請原諒。
正和書院同修有一特質,默默付出不願彰顯,實踐「無條件的愛」,因此形成一股和善的磁場,它的漣漪正不斷地擴展…。恩師慈悲:「入我門不貧,出我門不富」,又云:「財施,好比是把右手的錢交給左手。」哇!太好了,原來我們有最大的靠山—濟公老師。黃點傳師慈悲說:「會募錢不算棒,會募心才算棒。」挺有意思的一席話,這也提醒大家,要如何才能募到對方的心,成為學修講辦道的人才,無論是家人、朋友或是第一次見面的人,一定要真心相待、心心相印,那才是最厚實的資本。
正和社區車道無條件提供書院共用感言
李揚清
感謝天恩師德,我們十戶的家(正和社區)有幸能夠緊臨書院隔壁,這應該是我們幾世修來的福氣吧!雖然從確認戶數經設計到施工及完工,歷經了好幾年的時間,但,等待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因為千金難買好鄰居,更難買好因緣,因為有更多可以行功了愿的機會。
民國九十六年院長建議書院的地下室沒有出入口,是否可以與我們住商共用一個出入口,也就是我們住商的車道產權無條件提供書院使用,大家聽到這麼好康的消息,當然二話不說的一口答應,再者,為了能夠永久且無後顧之憂的讓書院使用,我們還到法院公証,這應該是有始以來,將產權無條件與別人共用分享,還滿心歡喜的到法院公證的第一個案例吧!我們真的是太榮幸也太幸福了。
李揚清
感謝天恩師德,我們十戶的家(正和社區)有幸能夠緊臨書院隔壁,這應該是我們幾世修來的福氣吧!雖然從確認戶數經設計到施工及完工,歷經了好幾年的時間,但,等待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因為千金難買好鄰居,更難買好因緣,因為有更多可以行功了愿的機會。
民國九十六年院長建議書院的地下室沒有出入口,是否可以與我們住商共用一個出入口,也就是我們住商的車道產權無條件提供書院使用,大家聽到這麼好康的消息,當然二話不說的一口答應,再者,為了能夠永久且無後顧之憂的讓書院使用,我們還到法院公証,這應該是有始以來,將產權無條件與別人共用分享,還滿心歡喜的到法院公證的第一個案例吧!我們真的是太榮幸也太幸福了。